如果得了共济失调一定要查明原因,有一些患者是继发性的因素导致的,比如长期大量酗酒的患者,可能会出现小脑脑干的损伤,导致患者出现行走不稳、闭目难立征阳性、很难完成精细动作等。那么,这些患者随着戒酒以后,共济失调的症状会逐渐改善。还有一些患者如果是和遗传相关的,一般来说在治疗上可以进行对症的处理。
所以,不管是哪一种类型的共济失调,一般来说只要得了共济失调,我们建议一定要到正规的医院,进行规范的治疗,已查明原因有一些是可治疗的疾病,可以通过药物进行病因的治疗和对症的治疗,患者共济失调的症状就会得到改善。
© 版权声明
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,未经允许请勿转载。
THE END
喜欢就支持以下吧
关于这个问题。
首先我们需要知道什么是共济失调。
所谓共济失调是指身体的运动系统(包括骨骼、肌肉等)与神经系统不能协调同步,进而表现出身体姿势维持和平衡障碍的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。
主要会表现出:肢体动作不协调,笨拙,不规范,步态蹒跚、摇晃,醉酒状态,写字间距增大不等,眼球震颤等症状。
以上症状,一般会在活动时出现,平卧和安静时不出现。
那么,根据神经系统受损的部位不同,共济失调可以分为三类:
第一:感觉性共济失调。
是由于位置感觉障碍、周围神经的传入纤维、脊髓的后索损害引起。
第二:小脑性共济失调。
是由于小脑本身及其传入和(或)传出纤维病造成的共济失调。
第三:前庭性共济失调。
是指从前庭器、前庭神经到前庭神经核,及其中枢的联系通路损害,所引起的共济失调。
当然,以上三类也可以同时出现,表现出混合型共济失调。
那么,人为什么会形成共济失调这种病症呢?
我认为主要有两种原因:
第一,神经组织本身出现了损伤。
这种情况的出现,与多方面因素相关,包括精神压力、重金属毒素、必需营养素缺乏等等,比如:当人体出现维生素B1、生物素、镁、铜等营养素的缺乏时,可直接导致共济失调的出现。
第二,因为身体其他方面的疾病,而导致了神经组织的损伤。
比如:心脑血管病、肿瘤、炎症、外伤、代谢性疾病等等,都有可能会造成神经组织的损伤。
当人体患有共济失调时,对生活是有较大影响的。
那么,我们如何知道患共济失调症的风险呢?
告诉大家两个简单的方法:
1.闭眼用手指鼻子;
2.闭眼单腿站立;
如果以上两单你都做不到,可能就说明你患共济失调的风险比较大。
最后,我们再来谈谈,当患有共济失调之后,怎么办?
主要有两条思路:
第一,改善相关疾病,避免对神经系统造成进一步损害;
第二,给身体输入系统的营养,修复神经组织,恢复神经组织功能。
以上回答只做参考,需要时,请咨询相关专业人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