临床上这种情况很常见:
由于种种原因,
比如一般精神分裂症患者都不承认自己有病,拒绝去看医生,家属又不忍心听从医生的建议把病人送医院强制性住院治疗,因而一直在家中处于一种自闭状态,而得不到有效和系统的治疗,甚至有的病人从来都没有服用过抗精神病药物,更没有接受过心理辅导和心理治疗。
而判断精神分裂症愈后有这麽几个标准:
1.病人的病情严重程度;
2.病程的长短;
3.是否接受过治疗;
4.有无家族史;
5.病前性格如何;
6.是否有明确的生活事件。
就您提的问题,显然病人并没有接受过治疗,符合其中第3条(其它情况不详)。
也就是说,算是初次治疗。
这种情况临床上很常见,一经治疗常常会取得意想不到的神奇疗效。
但因还存在其它五个不确定的变量,也可能延误了最佳的治疗时机,而疗效并不显著。
在此也提醒家中有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家属,千万不要因患者因缺乏“自知力”拒绝治疗而放任自流,这样不但把病人耽误了,也给自己带来更大的麻烦!
这还真不好说。
虽然我们一直主张早期治疗,但有时候分型和后期的康复以及家庭支持情况都会影响病人的预后。
先说分型,精神分裂症分为单纯型、青春型、紧张型和偏执型和其他型。其中紧张型通常急性起病,从结局来看,此类型患者预后最好,甚至有些病例可自行缓解,恢复后与常人无异;其次就是偏执型,最常见,占临床病例的50%以上,而且经过治疗,往往社会功能退缩不明显;对比之下,其他三种类型预后较差,如不及时治疗,会以不同程度进展。

紧张型患者的特点是患者突然出现少语少动(具有代表性的是不语不动),典型者可出现木僵状态,患者动作缓慢,长时间保持某一姿势不动,甚至吃饭都要他人照顾。紧张型则是以“多疑”为主要表现。
之前我说过,对于初发的精神分裂症患者,起病的5年内属于治疗关键时期,但是,这并不是说一旦错过此时期患者就无药可医了,相反,这种情况,我们更需要细心。如果在这5年之中,精神症状持续存在,那么可能预示着今后治疗难度增大,如果症状间断出现,或者大多时间没有症状出现,或许预示着预后较好。
除此,治疗开始后的维持治疗也很重要,很多患者开始治疗时对药物敏感,效果也比较好,但是当症状消失后便拒绝继续服药,导致病情复发,而再次 的治疗往往需要更大的难度。

综上,发病五年的精神分裂症患者,还是先要进行治疗才能做预后分析,要根据患者起病缓急、症状特点、对药物敏感程度等综合分析,在没能看到患者,并且短暂的病史,尚不足以做准确判断。
希望我的解答对你有帮助,请关注,我将持续更新相关医学问题
